欢迎光临安徽乡村振兴安全发展信息平台!
当前位置:>乡村减灾防灾

濉溪县发生一起致3人死亡溺水事件

发布时间:2022-06-05 人气:0

濉溪县发生一起致3人死亡溺水事件


   据安徽应急管理厅网消息,安徽省应急管理厅通报:4月3日,淮北市濉溪县百善镇一河沟里发生一起溺水事件,致3人死亡。

    2022年4月3日,在安徽淮北濉溪县百善镇王司村,几名年轻人在村里一河沟钓鱼时不慎落水,造成3人不幸溺亡的悲剧。据一位村民表示,当时有4名年轻人一起钓鱼,其中3人不知为何落水后,1人跑回村里呼救,但救援人员赶到时,已经来不及了。

    据了解,事发地为一家养殖公司挖掘的河沟,河面并不宽,但河水较深,且岸边比较陡峭,不识水性的人落水后很难爬上去。5日,当地殡仪馆表示,前两天晚间,殡仪馆确实收到了3具溺亡者的遗体,年纪皆未满20岁,目前遗体还存放在殡仪馆中。


    对此网友们也是纷纷热议:

    “胆子真大,不会游泳还敢去深水区域钓鱼,常在河边走那有不湿鞋。哎!一路走好。”

    “去年我堂弟他们也是4人去桥边玩,结果就他一人回不来了,找了好几天才找到遗体,唉!”

    “马上夏天到了,又是溺水的高峰期,年年都有这样的悲剧。我也好担心我家的孩子,水火无情。”


    不得不说,这真的是一件极其悲剧的事情,几个家庭从此都要活在悲痛的阴影当中了,实在是叫人痛心。由此也知道为什么学校年年都要叫家长签字《安全保证书》了吧?那是因为孩子真的不知危险,需要家长时时督促,一定不要让他们私自到危险的区域游玩。也希望各位家长能够引以为戒吧!

      近期,全国发生多起未成年人溺水事件

     1、河北涿州

    据“涿州发布”微博消息,5月22日下午,固安县两名男孩到白沟河东岸游玩,期间不幸溺水身亡。经核实,两名男孩一个13岁、一个15岁。

    2、山东菏泽

    5月23日中午12时许,一名男孩在黄河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李村段被打捞出水,已无生命体征。据救援打捞工作人员介绍,男孩家住牡丹区李村镇左庄村,今年13岁,是小学六年级学生,独自一人到黄河李村段游泳,不慎溺亡。



   3、浙江温州

  4月4日下午3时许,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楠溪江水域,一名13岁左右的小女孩意外落水。据救援人员介绍,其父母随后下水营救,一家三口不幸全部溺亡。


       近期接连发生的溺水事件,值得警惕!

   当前,已进入汛期和夏季,气温逐渐升高,群众尤其是学生涉水、游泳行为增多,溺水伤亡事件风险增大。

   近日,我省印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学生溺水事件,切实做好学生防溺水安全知识宣传教育,严防溺水事件再次发生。

   一、强化责任落实

   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落实,把防溺水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抓实、抓细、抓好。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加强组织领导,压实政府、部门、单位、学校等各级责任,层层传导压力,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作风、更硬的举措,坚决做好学生防溺水工作,坚决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二、深化宣传教育

   各地、各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发布警示信息,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纸、宣传栏(标语)、短信、大喇叭等载体,广泛深入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营造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关心关注未成年人防溺水安全教育的氛围。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防溺水安全教育作为学生安全教育的重点工作进行部署,持续开展防溺水“六不”宣传,加强家校沟通,实现共管共护。

   宣传、教育、公安、卫健、应急等行业主管部门要强化协调联动,利用本部门“两微一端”媒介平台,全方位开展防溺水知识教育宣传,扎推进防溺水安全教育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

   共青团、工会、妇联、驻村工作队也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学生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

   三、加强巡查管控

   各地、各部门要充分汲取近年我省学生溺亡事件教训,举一反三,精准施策,坚持关口前移,加大对本辖区、本行业、本单位危险水域的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和日常监管检查力度,做到发现隐患和险情及时、上报处置及时。

   各地要认真组织公安、住建、水利、农业农村、文旅、应急、园林等部门,对辖区内江河、湖泊、水库、池塘、沟渠、水体景观及临时取土形成的水塘(坑)等重点领域、危险区域开展安全检查,在涉水区域设立安全警示标牌,设置安全隔离带和必要防护设施,预置救生圈、绳索、竹竿等应急救援物品,视情采取关闭、限流等硬措施防止溺水事件发生。

   四、实施社会共治

   各地要将学生防溺水工作纳入基层网格化管理内容,落实网格员上门提醒制度。要建立健全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长包户的包保机制,包入户宣传、包提醒到位。要特别关注农村学生、留守儿童、特殊家庭学生和农民工随迁子女等重点群体,建立学校、社区(村)、家庭联防措施,避免涉水悲剧发生。

   各地要结合汛期巡堤查险工作,动员组织党员干部、社区(村)基层组织、基干民兵、专业应急队伍、社会应急力量、志愿服务组织等力量组成联防巡查队伍,加强辖区水域监管和巡逻巡查,发现危险涉水行为及时劝离,对未成年参与人及时管控教育。

   五、做实应急准备

   各地、各部门要建立健全防溺水联防联控工作制度,完善细化各类应急处置预案方案,互通相关突发事件信息,定期组织防溺水救援演练,形成防溺水工作合力。要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各类社会救援力量、志愿服务组织的作用,有序开展安全教育、日常巡查、溺水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要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和信息报告制度,加强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和舆情应对,及时上报信息,准确发布信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防止造成不良影响。

   各地要进一步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因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到位、重点水域漏管失控等导致发生群死群伤事件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当前是溺水事故高发期,再次提醒大家:玩水不安全,涉水请慎重!